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正文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 故事
  • 2025-03-13 05:59:32
  • 2833
摘要: 一、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会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给自身及周围的人带来巨大影响。研究指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大约为1%至2%,男女均有发...

一、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会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给自身及周围的人带来巨大影响。研究指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大约为1%至2%,男女均有发病,但性别差异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双相情感障碍认知的深入,越来越多患者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抑郁期和躁狂期(或轻躁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绪、心理及行为特征。

1. 抑郁期症状

(1)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整日愁眉不展。患者可能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态度,对生活丧失兴趣。情绪低落的患者在经历抑郁期时,往往会变得容易哭泣或焦虑。

(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或过度嗜睡。患者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休息或者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倦之中。

图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症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3853796)

(3)体重变化和食欲异常。表现为无故增重或减重、对食物的兴趣显著下降,甚至出现厌食症。

(4)动力丧失与精力衰退。患者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行动迟缓,无法完成日常活动,或者缺乏活力,感到疲倦无力。

图2: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393480)

(5)自我评价过低。患者可能会有自责、内疚或无价值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图3: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4148395)

(6)集中注意力困难。患者可能难以思考、做出决定或记住信息,出现思维迟缓现象。

图4: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4251189)

(7)自杀倾向。抑郁患者可能会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表现为消极想法、制定死亡计划或进行相关行为。

图5: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4323849)

2. 躁狂期(轻躁狂)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1)情绪高涨。患者可能表现出极度的兴奋和乐观,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图6: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4839288)

(2)冲动行为。表现为不顾后果地购物、性行为或饮酒等。

(3)注意力不集中。患者的注意力可能受到分散,难以专注于单一事物。

图7: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491178)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4)睡眠需求减少。即使极度疲劳也无需长时间睡眠。

(5)言语增多。患者的讲话速度和音量都可能增加,且常常话多但内容混乱。

图8: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495342)

(6)过度自信。患者可能会出现夸大其词、自大或虚荣的行为,表现出无法实现的目标。

图9: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0388)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7)易激惹。与他人发生争执时情绪波动大,可能因为小事而大发脾气。

图10: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期典型症状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13589)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及研究进展

(一)遗传因素

目前,多项研究指出遗传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患病率发现,同卵双胞胎患双相情感障碍的概率远高于异卵双胞胎,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基因对疾病的影响。

(二)大脑结构与功能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脑成像技术的进步揭示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生物学特征。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患者在海马体、杏仁核等区域的灰质密度较低,而这些区域参与情绪调节。此外,内侧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功能异常也被认为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关。

(三)神经递质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部分患者表现出对某些药物敏感性增加或减少,这表明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图1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变化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3589)

(四)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童年时期遭受虐待、家庭氛围紧张或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等均可增加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精神压力被认为能够触发症状发作,而社会支持则有助于缓解病情。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图12: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环境因素影响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4398)

四、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过程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精神状况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必要时还会进行脑电图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图1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诊断过程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5329)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二)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被广泛用于控制症状,但需注意副作用问题。

图14: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6389)

2.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等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图1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7389)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与典型症状图解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饮食以及适度锻炼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图16: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生活方式

![](https://img-blog.csdn.net/201607141558379)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病因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及环境等多个方面。及时有效的诊断和综合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获健康的生活状态。